地下结构可靠度分析研究之进展

行业资讯

zixun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地下结构可靠度分析研究之进展

山东茂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0-11-18 2391


1、前言 地下结构和其它岩土工程一样,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传统方法设计时用一个笼统的安全系数来考虑众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对各参数、变量都假定未定值。这就是常规的定值设计法。虽然以后对某些参数(如材料的强度)取值时也用数理统计方法找出其平均值或某个分位值,但未能考虑各参数的离散性对安全度的影响。所以安全系数法不能真正反映结构的安全储备。 60年代末期,数理统计和概率方法在结构设计中成功应用,鼓励和启发了隧道工作者寻求用概率方法研究地下工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并估计他们的影响。进入70年代,可靠度分析方法扩大到更多的设计领域。但是,这种方法仍然受到一些岩土工作者的反对和质疑。原因在于岩土工程本身的机理比较复杂,有些问题还没有充分认识;岩土工程概率方法还处在发展阶段,不少概念还不很明确,计算方法也不够简便;一些人对概率论和方法不很熟悉。这些困难也促使一些岩土工作者潜心钻研,他们吸收地面结构概率分析成果,针对岩土和地下工程的特点开展专题攻关,虽未完全解决技术上的关键,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研究表明,概率和可靠度分析方法在不确定性越严重的问题中越能显示出活力来。 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作为其它各类工程结构设计共同遵循的准则。铁路、公路、水利、港口等行业先后开展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编制工作。作为上述各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隧道及地下工程,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也提到日程上来。一些技术难题有待继续攻克,实用化问题也要同时解决。目前,可靠度分析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正在经历由粗糙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再回到简单并进入实用这一过程。 2、岩土参数概率特征的研究 确定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原始应力状态时分析地下结构力学行为的先决条件。对于重要的大型结构(如水电站地下厂房等)通常要在周围地层钻孔取样并进行一系列试验以取得有关参数。交通用途隧道纵向长度比横向长度大得多,经过的围岩也回变化,通常按各类围岩的综合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引入可靠度后,必须考虑这些物性参数的概率特征。这方面的

复合土工膜(复合防渗膜)分为一布一膜和两布一膜,宽幅4-6m,重量为200—1500g/平方米,抗拉、抗撕裂、顶破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高,产品具有强度高,延伸性能较好,变形模量大,耐酸碱、抗腐蚀,耐老化,防渗性能好等特点。能满足水利、市政、建筑、交通,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防渗、隔离、补强、防裂加固等土木工程需要。常用于堤坝、排水沟渠的防渗处理,以及废料场的防污处理。

研究成果对地下结构可靠度分析至关重要。 2.1围岩分级判据的可靠性研究 一般隧道设计时都要现场确定该隧道所处的围岩类别。各种围岩分类法都有各自的一套标准。但由于标准本身常存在模糊性或不确定性,或者不同人对标准的理解和处理不尽相同,不同人对同一围岩的评价结果总体会趋于一致,具体还不会完全同一。围岩分类的随机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我国在围岩分类和分级方面已有不少成果,可惜各部门还不统一。东北大学林韵梅教授等提出围岩稳定性动态分级法,李强提出模糊聚类分析法。在动态分析法中对分级判据的分布进行初步分析,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分级判据进行研究。在定义分级判据可靠性的函数上,用柯尔莫洛夫法对其分布规律进行检验。还提出了分级标准和分级方法的评价准则。 2.2地质资料的概率处理 对于大型地下工程和重点长大隧道都要进行比较细致的地质勘探。但要从有限的勘探资料中获得隧道全长或大型地下工程周边围岩的地质状况和有关参数,必然存在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用概率法可减少误判的机率。例如长江科学院包承纲研究员等以概率方法处理水坝地基钻孔之间的地层分界线,取得更为合理的结果。 地层中常有一些异常地质点存在,如软弱夹层、空洞等。他们对地下工程施工和运营有很大影响。为此,首先要弄清楚它们出现的可能性、大概的位置及其性质,然后通过可靠度分析法去分析它们的影响。Bercher(1979)及Tang(1987)等都对某地区在给定钻孔布置与地质历史推断情况下,对异常地质出现的概率和统计特征做过估计,先给予一个不出现异常的先验概率,然后根据一系列钻孔资料按Bayesion 公式推得修正的不出现概率和联合分布。 2.3土性参数的随机场研究 据研究,土性参数变异系数可达0.29,比计算模型的不定性影响大得多。土性参数概率特征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研究建立在随机变量基础上。后期研究集中在随机场理论的应用上。 不难理解,岩土工程的性状是由某一空间范围内岩土的平均特征所控制。根据一个个试样求得的统计特征称为点特征。点特征与空间特性之间由一定的关系。空间平均特征的方差应小于点特征的方差。控制岩土工程可靠度的是土性参数的空间平均值方差而不是点方差。因此,土性参数的概率分析是一个随机场问题。对于空间分布的地层,由于沉积和埋藏等条件的联系,不同点之间虽有差别又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将随二点距离的增大而减弱。相关距离是岩土可靠度随机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有关学者提出了相关距离的物理意义、集合意义及实际计算方法,提出了不同地层相关距离的年经验值。研究了不同统计方法的参数对可靠度分析的影响。 2.4岩体特性统计特征的研究有待加强 近几年由于土坡稳定、桩基承载力及地基承载力等方面可靠度分析实用化的需要,推动了土体概率特征的研究。而土性概率特征的研究成果又促进了上述几种典型工程实用可靠度分析。由于岩体的本构关系更为复杂,节理、裂隙、层状等对岩体特性影响更多,岩石地下工程计算模型不定性更为突出。对于众多不定性相互作用的岩石工程,更需要可靠度分析。国内勘察设计部门也积累过大量岩石资料,但用概率方法加以整理的参加横过较少。日本在这方面做过的工作值得重视。他们对各类围岩(如花岗岩、闪绿岩、砾岩、砂岩、泥岩等)的主要指标(如单轴抗压强度、压缩变形系数、抗剪强度、干密度等)的分布特征,均值及变异性以及相互关系等都做过分析整理,这些资料可供参考。 3、作用效应随机分析方法的成果 作用效应是可靠度分析中重要的综合随机变量,它占用很大的计算工作量。地下结构作用效应的定值分析方法不论是“荷载—结构”模式或“地层—结构”模式,目前大多采用有限元分析,考虑空间作用时还用三维有限元。对裂缝、节理发育的岩石地层主要有两种方法: a.仍然利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但要寻求反映不连续岩体特点的本构关系或把节理裂隙的力学性质作为附加条件加以考虑,然后求解; b.应用块体理论,寻求关键块。利用量测到的位移信息反求地层的力学指标也是常用的方法。引入可靠度以后如何在上述各方法基础上进行随机分析时必须解决的问题。 3.1随机有限元的进展 有限元法在随机介质中的应用始于70年代初期。当时主要用于岩土理论与应力分析。其基本思路是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该法建立在大量确定性计算基础之上,费用较为昂贵。结构静力计算的随机有限元法70年代中期由瑞典的K.Handa首先提出,80年代末日本的Hisada和Nagagri等对随机有限元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至此以后随机有限元理论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基于摄动展开的有限元统计分析;另一是随机场的局部平均。具体的方法有:纽曼随机有限元法;随机有限元最大熵法;有限元一次二阶矩法;随机有限元响应面法;摄动随机有限元法等。上述各种方法各有其特点,有的理论上较为严密,但计算量大;有的较近似而计算简便。响应面法,摄动法及蒙特卡洛法在我国隧道可靠度分析中都已实际应用。 作为随机有限元的深入,有人还提出非线性随机有限元,但该理论正处于尝试中。采用目前流行的随机有限元通常只能确定荷载效应的某些数值特征,如均值、方差、相关矩等,难以确定荷载效应的概率分布及高阶矩,故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可靠度分析的要求。蒙特卡洛法可求出概率分布,但计算量较大。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张新培教授提出了改进的随机有限元法。该法以有限元为基础,利用荷载列阵与刚度矩阵各元素之间特征函数确定结构各单元荷载效应的特征函数,再根据特征函数与分布密度函数及数字特征的关系,求出荷载效应分布密度函数积极数字特征。此法概念简单,容易实行,较好地满足可靠度分析的要求。 3.2随机块体理论的提出和应用 块体理论是我国学者石根华和美国学者R.Goodman首先提出的岩体工程分析方法,为岩体洞室和边坡稳定分析开辟了新的途径,在国际上受到重视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块体理论中关于岩体被不连续的空间平面切割成分离块体以及切割面上的力学参数c、Φ等都作为定值。由于实际岩体不连续面形成因素复杂,同一组不连续面的产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连续空间平面切割成的变形状空间块体具有随机性。切割面力学参数也使随机变量。因此更适合概率分布。河海大学王保田、吴世伟提出的随机块体理论,用随机抽样法寻找可动块体的概率,并用一次二阶矩法求关键块的概率。二者结合可较好的解决已知结构面产状概型和力学性态是随机值的问题。南京航空专科学校的张广健等应用随机块体理论编制出计算程序,用以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可靠度分析,求得各类围岩的块体稳定可靠指标。所得结论与设计和施工经验基本一致。若能用现场实测数据统计分析,其结果将更能反映工程实际。 3.3三维随机边界元法的提出 地下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特别是三维分析需要划分许多单元,计算机工作量和对计算机内存的要求都很大。特别对无限区域的课题,在一定范围内离散将忽略外方广大区域的影响而带来误差。因此人们的注意力又转到一些边界解法上,相应的边界单元法得到发展。隧道的边界元分析有其明显的优点,日益受到国内外重视。针对地下结构分析中参数都具有明显不确定性的特点,随机边界元法的研究和应用将对隧道可靠度分析起到新的推进作用。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潘国宁等提出的三维随机边界法是将边界元计算过程作为函数转换过程,再参数取值时对函数过程做泰勒展开。通过边界计算得到应力和位移的均值;然后计算有关变量对参数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在取均值时的值。最后考虑参数的变异性来分析计算结果的变异性。此法公式简洁,计算工作量小,对隧道分析有重要参考价值。 3.4围岩参数的随机反分析 由于围岩的物理力学指标不容易确定,现场取样试验或直接测试资料也只是得到点特性而不是我们所要求的围岩空间平均特性。因此,利用施工监测得到的位移信息反演求出围岩参数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能满足地下结构分析的要求。目前定值的反演分析比较成熟,已开发出很多程序可供应用。但是反演分析所依据的信息实际是带有一定离散性的随机变量,可靠度分析也要求反分析的结果能表示出概率特征。因此,随机反分析也逐渐受到重视。专门著作《反演理论》对反分析概率化有重要论述。同济、北方交大、西南交大岩土和地下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都曾涉及隧道随机反分析问题。目前采用的方法有传统的蒙特卡洛法、随机摄动法。 4、针对岩土工程特点的可靠度分析方法的新发展 《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在附录一中推荐用一次二阶矩法计算结构的可靠指标。同时指出对于变异系数很大、极限状态方程非线性程度很高等情况,宜用更精确的方法计算。岩土物性变异性比较大,常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如内摩擦角与内聚力之间负相关,容重与压缩模量、内聚力等正相关。忽视这些相关性,会使计算结果出现误差。而一次二阶矩法是假定基本变量间是相互独立的。 目前针对相关性提出两种一次二阶矩的改进方法。一是将相关变量变为互不相关的变量,新变量的方差矩阵是由原变量标准化后的方差矩阵构成。另一方法是将极限状态方程的标准差展开后求得分离变量作为新变量的灵敏系数,在新的灵敏系数重反映与之相关的另一变量的影响。前法适用于多个相关的基本变量,后法只适用于两个相关变量。 对于非线性极限状态方程,用当量正态法有时计算误差过大,有时不易收敛。此时将蒙特卡洛模拟引入可靠度分析中,只要模型次数多就能得到精确的失效概率值。对于很小的失效概率需要很大的模拟次数。为节省机时,可从计算方法上改进。为避免概型拟和引入的误差,采用高阶矩发值得进一步探索。 对于一些判别准则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也可将模糊数学方法引入可靠度分析中,发展成为模糊可靠度分析法。坑道稳定性位移判别的方法和准则就有很多主观和客观不确定性因素,坑道稳定性模糊概率分析法,把“坑道稳定性”作为一模糊随机事件,求其模糊概率,用模糊统计分析试验法结合专家综合评判来确定地下坑道周边位移与坑道稳定性的隶属函数,推导出坑道稳定性可靠度计算的一般表达式。 5、围绕《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修订,隧道可靠性 铁路隧道在我国地下工程中占很大比例,第二层次的《铁路工程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也已发布。第三层次的铁路各专业设计规范可靠度设计修订工作已提上日程。针对人们对可靠度理论在隧道中的应用有怀疑态度甚至否定这一情况,铁道部先组织几批专家进行“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修订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可行性研究”,得出可行的结论,并分别从“荷载—结构”模式、“地层—结构”模式和以工程类比为基础的经验设计模式等几个方面提出实现可靠度设计的途径和需要攻关研究的课题。该项研究经铁道部组织专家评审验收,人为结论正确,所建议的隧规改革目标明确,路径可行,可作为今后隧规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为了使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按可靠度设计加以修订这一难度较大的工作能逐步深入开展,铁道部主管部门已立项开展《按可靠度理论修改隧规的基础性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围岩物性指标及深埋隧道围岩松动压力统计特征研究;浅埋隧道覆土荷载统计特征研究;明洞、棚洞填土荷载统计特征试验研究;衬砌混凝土偏压构件抗力计算方法及偏压强度统计特征研究;隧道衬砌几何特征研究等。由铁路各高校分别承担。铁路高校研究生论文选题也开始转向隧道可靠度设计这一领域。 与此同时,有关院校对人防工程按可靠度设计也提出过方法及若干建议。水电部门针对工程特点正对隧道工程的作用及作用效应进行统计参数整理。 6、结束语 我国岩土工程领域可靠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涉及的课题很多,有些方面研究的广度与规模可能超过国外。地下工程及作为岩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度研究也在相互影响和推动下相继展开。但由于难度大,牵涉面广,总体上还处于发展阶段。岩石隧道方面研究较少;针对岩土特点的可靠度分析法还有待拓宽;可靠性研究与岩土力学机制之间的紧密结合有待加强。可靠度涉及是地下结构设计发展的必然要求,必然推动工程技术界去进一步开拓。


留电免费咨询 [5分钟内回电]

Demand feedback